谋全局 求善治 抓长效——长兴县全力打好“五水共治”攻坚战持久战

2016年04月28日 阅读 1119

2013年以来,长兴县注重规划引领,实现重点突破,加强机制保障,围绕水环境“洁、清、净”的目标要求,从率先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到全面实施“五水共治”,着力走具有长兴特色的科学治水之路,市控及市控以上监测断面I~Ⅲ类水质断面连续三年保持在100%,功能区达标率为100%,特别是主要河流的悬浮物浓度下降十分明显,监测显示,去年西苕溪和泗安塘的悬浮物平均浓度比2013年底下降约八成,降到40mg/L左右,基本实现了中期清的目标。主要做法是:

一、坚持科学谋划,强化目标引领,绘就全域治水“路线图”。一是明确目标路线。总结2008年以来该县对水环境和涉水行业方面的治理经验,明确以“让长兴的水秀起来”为载体,确立了水环境“近期洁、中期清和长期净”的总目标和集中攻坚、深化推进、巩固提高的治水“路线图”,并厘清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工程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“十大工程”作为具体实施路径。二是精编规划方案。围绕系统治理、全域治理要求科学编制规划,先后编制了水资源综合规划、水域保护规划、县域污水专项规划、县域供水专项规划等9个县级规划及15个乡镇级污水专项规划,同时注重分类施策、有序推进,相继制定实施农村河道清淤、“断头河”治理、城区水系整治、喷水织机整治等县级专项工作方案、实施计划或工作规则60多个。三是建全推进机制。加强组织领导,县主要领导挂帅,成立“河长制”和“五水共治”领导小组,22名县领导担任县级河长或牵头专项治理工程,下设办公室,与各牵头部门统分结合推进,明确“五水共治”十大工程任务指标,编制“八图一表”,对标对表,挂图作战,充实一线力量,设立“县乡村组”四级河长共454名。严格督查考核,制定完善治水督查、考核办法,通过目标责任制管理、“一把手”保证金制度等加强责任落实,构建县领导集中督导、代表委员督查、新闻媒体监督、治水办日常督查的“大督查”格局加大督查督办力度,每半月发布通报。

二、坚持问题导向,注重标本兼治,下好全面治水“一盘棋”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,打好污水治理攻坚战。深化工业治污,关闭造纸企业1家、化工企业6家,淘汰印染行业落后产能1.39亿米、纺织行业落后产能6800万米,完成了12家印染、6家化工企业的原地整治提升和全县7.2万台喷水织机的废水治理回用;持续推进矿山减点控量、治理提升,已关闭矿山15座、治理废弃矿山37座;加快农业治污,划定禁限养区,出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,已关停畜禽养殖场(户)314家、治理养殖场66家;推进城乡治污,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237公里,新增1万吨/日污水厂1座,新建农村污水主管网141公里、集中式终端设施86座,新增受益农户2.31万户;加强河道治理,治理“三河”13条33.3公里,县财政每年安排长效保洁资金800多万元,实现全县1522公里河道保洁全覆盖。二是严守安全底线,推进防洪排涝能力新提升。加快完善水利设施,已完成水毁工程修复230项、山塘整治14座,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河道整治1.7公里、河堤加固2.6公里;突出重点工程建设,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.8亿元,完成计划总投资的23.5%;狠抓平原圩区整治,通过三轮集中清淤,1100公里河道(含漾荡、沟浜)全面完成清淤疏浚,并打通“断头河”43条,整治圩区8.09万亩;完成了3个城市易涝点改造;加大水土保持治理修复力度,完成平原绿化4.68万亩、坡地修复3260亩,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.1平方公里。三是深化创建内涵,力求供水节水水平新突破。以合溪水库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地创建为抓手,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“一源一策”管理机制,实施并不断完善合溪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办法,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%;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改造,完成了92个行政村的“一户一表”和山泉水改造,并新增水厂4座。立足全国首个节水型县城基础,以节水型小区(社区)创建和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等工作“以点带面”,在全市率先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,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和取水实时监测,加大工农业和生活领域的节水改造力度,完成供水管网建设116公里、改造112公里,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.65万亩,节水器具改造1.3万套。

三、坚持建管并重,狠抓长效管理,凝聚全民治水“战斗力”。一是严格基础管理。强化日常监管,建立严格高效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执法体系,出台工业企业发展绩效综合评价办法,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列入省首批扩面试点,强化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“三条红线”和“四项制度”;加强工程建设各环节工程质量管控,完善监理、监管、监督联合管理体系,如农村污水治理推行“县、乡镇、村、民”四级监管制度,确保监管到边到点。强化技术管理,不断提高科技治水水平,如在纺织、蓄电池等行业积极推广中水回用,实行涉水重点企业刷卡排污,实行废水排放浓度、总量“双控”制。强化台帐管理,把规范台帐档案管理作为治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,如针对面广量大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专门下发了《关于做好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档案管理要求并组织了专题培训。二是加强资金保障。保障政府投入,坚持县乡村共投,比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,通过县财政投入、乡镇配套、村(居)及农户自筹等方式,累计投入资金2.1亿元,其中县财政占9300万元;积极对上争取,比如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项目总投资28.94亿元,省级以上财政补助占40%。强化市场运作,加强政银企合作,比如在安全供水改造提升工程中,民间资本投入达1.3亿元,占项目总投入的78%。汇集社会力量,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、企业及公众为治水捐款,要求各乡镇、村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运维村(居)民缴费机制。三是引导全民参与。强调党员干部带头,创设开展村(居)干部“每天义务劳动一小时”、水面保洁集中清理义务劳动、“河长制”活动日等载体,以实际行动引导全民治水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,充分调动各类义工组织、志愿者队伍参与,长兴市民督导团长期活跃在治水一线“找茬”、“挑刺”。营造全民参与氛围,奖优罚劣,开展“五水共治在行动”专题公益宣传、“十佳最美乡村河道(漾荡)”评选等活动,同时公开曝光涉水违法行为,推广护水公约,鼓励引导全民参与“五水共治”。